涂茨镇的经济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工业、农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蓬勃发展,使昔日偏僻穷镇一跃成为象山港畔的一颗璀璨明珠。2007年,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.37亿元,财政总收入达到3069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00元。
工业区港优势凸现。涂茨镇东有外干门港,南有白岩山产业区,形成了A区干门港临港型工业区、镇东港老工业区和C区白岩山产业区的工业发展格局。2006年,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.8亿元,实现工业税收2062万元,完成技改1亿元,有大小企业130多家,其中中外合资企业4家,自营出口企业9家,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7家。工业产品除针织品外,还有机械、模具、电子电器、医疗器械、船舶等。
农业布局不断优化。全镇形成了水产品加工基地、花木基地、柑桔良种育苗基地、紫菜加工基地、半岛蔬菜外贸基地、鹅肥肝育种基地等“六大农产品基地”。2006年,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.83亿元。粮食面积达到1009.333公顷;紫菜养殖面积达到237.84公顷;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21公顷,居象山县首位。
第三产业亮点突出。一是涂茨家政开花结果。2001年,涂茨家政成立,轰动全县。2005年,创新性地建立以“涂茨家政”联谊会为牵头单位,各服务部为门市点的家政服务模式,涂茨家政又一次得到提速发展,现有从业人员800余人,家政产值近500万元。二是涂茨餐饮红红火火。涂茨餐饮依托近海优势,做好“鲜、活”特色文章,积极开展餐饮服务培训,现有农家乐饭店5家,从业人员60余人,年产值达300余万元。三是涂茨旅游已经起步。涂茨海岸线38公里,岛屿众多,山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,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“以海兴镇”战略,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,为旅游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。
2008年,涂茨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“以海兴镇、以区富镇、以港强镇”战略,依托中心城区的扩散效应和滨海旅游资源、港口岸线资源,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环保型工业,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,适度发展房地产业,朝着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镇的目标大步迈进。 涂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本镇经济快速、持续、健康地发展,制定出台了《涂茨镇招商引资奖励规定及优惠政策》,实施“全民招商”战略;搭建招商平台,积极筹建白岩山创业园。工业经济现有针织业、塑料业、机械业、砖瓦业等。农业经济中花卉、紫菜为两大主导产业,镇党委政府为更好地实现农民“双增”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涂茨镇花卉业和紫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》,现已发展花卉3000亩,紫菜3500亩。同时,为了有效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,在象山县城开办了8家“勤女人”家政服务部,已有200余人从事该业,将走出象山开拓更广的家政市场,加快实现农民增收。
地处象山半岛东北角的涂茨镇,历来出行不便,招商不利;而象山港大桥的兴建将使这里变成“开放前沿”。面对着炙手可热的“大桥经济”,该镇正积极培育三产,及早谋划物流业,主动迎接大桥时代的到来。
投资1000余万元的新建别墅区、办公大楼等已经基本结顶,与之相配套的休闲公园正在着手兴建。以前只有汤钱线公路贯穿于此的钱仓村,总投资1.7亿元,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中洋船舶工业公司租用了该村荒地、码头等。同时,东风集团出资50万元收购该村闲置厂房,与村里达成联营共识,将开发产供销一条龙的茶叶加工企业。
在该镇中堡村,许多花农也打算对花卉品种进行调整,以便更加适销宁波、上海等地。随着大桥的兴建,“以工富农”也变得越来越现实。涂茨镇在利用白岩山产业区、干门港两大招商平台,积极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方面奏出了“强音”,总投资1.7 亿元的中洋船业,前期政策处理已完成,办公及附属用房已装潢,厂区进入平基阶段。上海太平洋重工集团将投资36亿元,落户外干门港,打造30万吨级造船基地。另外,随着博海藻类加工有限公司的落户,紫菜深加工,提高附加值的目标将实现,并能解决全镇近2500亩的紫菜销售问题。到2008年10月,该镇落户C区的11家企业可全部开工建设,此外还有9家企业已与产业区签订了C区二期及三期的落户合同。 2008年,涂茨镇新增花木种植面积210亩,推广荷兰朱顶红等新品种20余个,花木种植面积稳定在4810亩。完成封山育林500亩,造林800亩,公路绿化7.5公里,河道绿化1000米。抓住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,全镇花木产销形势喜人,桂花等部分品种出现脱销现象。推广涉危珍稀植物辛木张子等新品种10多个,花卉、苗木并举,农户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。
白鹅产业不断壮大。玉泉村法国朗德鹅基地,总投资500万元,占地面积21亩,共产出父母代雏鹅32000羽,销售12000羽,实现产值100万元。国家农业部项目“浙东白鹅原种场”落户涂茨,以白鹅为主导的肥肝鹅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。
紫菜产业注重创新。全镇紫菜养殖面积达到3500亩,申报紫菜无公害基地1200亩。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,其中应用浮流杆式养殖技术500亩,推广生福1号新品种510亩。2000年,该镇从江苏连云港引进紫菜插杆式养殖技术,试验成功后,养殖户们纷纷效仿。该镇新增的1100亩紫菜,全部采用了该技术。用这种技术养殖紫菜,一次投资可保10年,较传统作业方式成本减少了许多,且具有抗病能力强等特点,并可机械化收割,提高生产效率,特别适合规模养殖。秋季雨水过多使得传统方法养殖的紫菜大面积腐烂,而插杆式养殖的紫菜未受到大的影响。
多重随机标签